外贸对经济影响力不可替代

2015-06-18 10:54:08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以一进步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培育外贸新优势。针对我国外贸发展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所具备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起到的作用等问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6月16日表示,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削弱确实给外贸发展带来压力,但中国的外贸发展依然存在自身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外贸发展优势显著


支陆逊介绍说,在装备制造业领域,目前有56个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全球500强。总体来看,尽管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比较优势在弱化,但我国仍处在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具备新优势: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推动外贸稳定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实施,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为外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第二,我国工业体系是比较完整的,特别是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综合比较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如大型成套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性能、周期以及融资等综合优势。“以高铁为例,和国外相比,我国的高铁交货周期大概是其一半,交货工期短,质量是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或能够与其同台竞争的。”支陆逊说。


第三,经过30多年的国际市场打拼,中国已经涌现了一批跨国公司的雏形或者说培育了一批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同时,中国的民营企业也是高速增长。


“此外,‘一带一路’建设为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支陆逊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通过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园区、边境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载体作用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发展。”


外贸发展至关重要


支陆逊表示,中国的外贸曾经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特别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会改变,影响力也不会改变。实践表明,外贸是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支撑,是促转型、调结构的重要依托,是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其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点:


一是推动了经济增长。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二是扩大了就业。根据测算,外贸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1.8亿左右,特别是加工贸易,带动了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到工业化进程,大量富余的农村人口转化为人口红利。三是缓解了资源制约。中国耕地、水、矿产、森林、能源等人均水平都只有世界的1/10~1/2,进口不仅保障了国内市场供应,也突破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四是充实了财政收入。关税、海关代征增值税与外贸直接相关,当前外贸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五是推动了产业升级。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六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贸法律法规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了创新,激发了市场活力。七是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外贸作为推动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对发展与各国的经贸合作、形成我国对外关系新格局和巩固大国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