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需警惕世行制裁风险!

2020-02-28 11:03:07

“企业在参与世行等多边开发银行资助的项目时,如果没有遵守相关合规要求,就可能遭到制裁,进而失去再承接这些银行资助项目的机会。”在全球化智库(CCG)此前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0)》中,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丁继华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对遵守国际通行规则与非通行规则的认识不足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出现不合规的商业行为,导致企业受到经营所在地政府或者国际组织制裁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企业造成经济与声誉损失,还给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019年5月14日,世行公布了对总部位于上海的某企业作出除名制裁的决定


制裁原因是,该企业在参与世界银行资助的加纳电力项目采购合同时,伪造了合同经验文件,以满足项目合同的要求。这被世行认为有欺诈行为,违反了其采购指南政策。随后,该企业与世行达成和解。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该企业及其附属28家子公司在为期15个月里被世行给予除名制裁。而在世行制裁的超过1年时间里,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也会给予交叉制裁,因此该企业及其附属公司在未来15个月内都没有资格参与世行及其他多边开发银行资助的任何项目。


2019年6月5日,世行又公布了对一家中国央企及其所有附属公司及730家控股子公司做出除名的制裁决定。该企业被制裁的原因是,相关企业在参与世行援助的格鲁吉亚东西公路走廊改善项目合同投标时,存有问题(提供的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经验及业绩存在瑕疵),被世行认定存有欺诈行为。经过长期沟通,该企业与世行合作并达成和解协议,缩短了资格取消期。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该企业及其附属公司被给予9个月的除名制裁,并在24个月内进行附条件不除名制裁


根据世行公开制裁名单,截至2019年6月,世行制裁的中国企业数量达54家。在制裁中,一家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多家企业会被合并为1家企业。如果以每个实体来计算,被制裁企业数量达到914家


另外,世行还对8名个人进行了制裁。上述制裁名单中,有18家企业和4名个人因受到其他国际开发银行制裁再被世行实施交叉制裁。其中,有2家企业被非洲开发银行制裁;15家企业和2名个人受到亚洲开发银行制裁;1家企业与1名个人受到美洲开发银行制裁。


除公开制裁名单外,世行还把部分中国企业因不当行为的违规信息通知给中国政府调查,这些企业名单并没有公开。还有一些企业在世行启动调查之前,就主动与世行达成和解,或者参与世行的自愿信息披露计划。


丁继华分析指出,从被制裁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99%以上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类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因为参与投标不合规,比如提供了不真实信息或者文件造假,违反了世行采购指南的反对欺诈行为条款,从而遭到制裁。


近年来,被世行除名制裁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涉案的时有一些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的企业,世行制裁制度开始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丁继华指出,世行是国际上重要的多边开发银行,制定了一套国际通行的制裁制度。世行证实参与其资助项目的企业在投标与运营中存在不合规行为,就会对相关企业按世行制裁程序进行除名制裁。企业一旦被世行制裁,就会被禁止承接世行资助项目,甚至引起其他多边开发银行的制裁,从而限制企业参与多边开发银行资助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资助的项目布局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地域上存在高度的重合性,中国企业在这些地区参与了大量的世行资助项目。如果这些企业因不合规被世行除名制裁,除了无法参与世行以及其他多边开发银行资助的项目外,还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关注,或者被设置不利的合作条件。如此,将影响企业进一步获得项目的商业机会,同时还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


更多关于企业“走出去”的内容,请点击→这里或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


中国企业需警惕世行制裁风险!(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