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

2021-03-09 15:25:18


亚洲至欧洲以及从亚洲到美国的集装箱即期运价上周从创纪录的高位进一步回落。但是,预计在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高位。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1)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2)中国农历假期期间出现大幅下跌但预计费率仍将保持高位

日本班轮公司Ocean Network Express(ONE)首席执行官杰里米•尼克松(Jeremy Nixon)认为,货运市场不会在今年年中之前企稳。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3)

劳氏日报表示,在中国春节后没有出现传统货运量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亚欧和跨太平洋贸易的即期运费仍处于历史高位;春节期间的即期汇率弹性表明,支撑价格上涨的因素仍有待缓解。货物积压、港口拥堵、设备短缺和持续的高吞吐量意味着托运人仍在主干贸易航线中被收取溢价

德鲁里综合指数显示尽管过去一周下跌了2.2%,但仍比一年前高了232.6%。由德鲁里Drewry评估的年初至今的WCI平均综合指数为每40英尺集装箱5231美元,比五年来每40英尺集装箱1692美元的平均水平高出3539美元。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4)

德鲁里综合集装箱指数下跌2.2%(117美元),至每40英尺集装箱5121.04美元。
  • 上海到鹿特丹的运费下降了286美元,达到了8188美元/FEU
  • 上海到洛杉矶的运费下降了130美元,达到了4261美元/FEU
  • 上海到热那亚的40英尺集装箱运价下跌106美元至8505美元
  • 而从上海到纽约的运费上涨了23美元,达到6651美元/FEU

德鲁里预计本周费率将相对企稳。

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报收于2152.91点,较上周2245.32点下跌4.1%21条航线中有5条航线运价指数上16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5)


欧地航线运价整体下跌,分别较上周欧线下跌3.9%地东航线下跌4.2%;地西航线下跌4.9%。而北美航线依然保持高位,美东航线较上周上涨2.5%;美西航线较上周上涨0.2%

欧地航线鉴于节后运输需求仍在恢复之中,节前囤积货物基本已出运完毕,欧地航线市场订舱价格整体下跌。根据Freightos最近波罗的海指数(FBX)的显示,亚洲到北欧的40英尺货柜的价格一周下跌4%,至8004美元;根据FBX的数据,在远东至欧洲的交易中,即期运价曾高达8,306美元/FEU,但在上周末下跌了432美元,至7874美元/FEU(日指数)。

但对于地中海港口上周平均价格仅下降了37美元,至每40英尺7,926美元。

而且,许多托运人仍然有义务支付额外的费用以保证集装箱的可用性,而对于英国港口,通常要加收2,000美元的“出港费”。而一年前,FBX指数显示北欧和地中海地区每40英尺的运价分别为1533美元和2130美元。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6)


总部位于中国的MR FInternational Forwarding的海外市场营销专家Lory Cheung表示,航运公司肯定是“尽其所能抓住一切机会”,因为集运市场最终会恢复正常。他指出:“目前,承运人似乎更愿意与BCO而不是货运代理公司签订长期合同,”这表明航运公司正在努力将合同价格锁定在尽可能高的水平,以免受即期市场波动的影响。

事实上,当前交易中的高通货膨胀率正迫使托运人取消低价值产品的订单。一位英国无船承运人(NVOCC)表示, 他已注意到一家花园家具进口商今年从中国的预订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北美航线市场货运量较往年恢复较快,航线装载率依然保持高位。根据Freeghtos波罗的海指数,自2月底以来,亚洲以外地区的运费有所下降,太平洋东行交易的即期运价从2月26日的高点4922美元/FEU降至3月4日的4197美元/FEU。然而,到3月5日,即期运价再次飙升至4,709美元/FEU。与此同时,在跨太平洋地区,上周FBX美国西海岸部分下跌了11%,至每40英尺4369美元。Freightos预计,鉴于贸易的强劲需求,这种下降是暂时的。

美国东海岸港口的FBX指下降了3%至$5659/FEU

Freightos研究负责人Judah Levine说:“尽管费率正在下降,但它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非常高的水平。由于美国零售库存水平仍然很低,恢复正常库存可能需要到今年年底。

通过洛杉矶港signal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本周进港箱量达到17.53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505.56%。在锚地停泊的集装箱船达到17艘,在港外等待锚定的集装箱船10艘,平均等待靠泊的时间达到7.5天。

上周,即使中国到美国和欧洲的两条主要贸易航线的运价下降,由于美国港口的拥堵状况继续蔓延至北美以外的港口,至少有3540艘船停泊在美国西海岸。超过二十艘集装箱船等待靠泊长达两个星期洛杉矶港口主管Gene Seroka在最近的董事会会议上说:“预计积压的船期将一直持续到仲夏。

Worldwide Logistics的Jon Monroe表示,洛杉矶/长滩地区的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Covid-19感染导致700多名熟练码头工人下岗所致。“由于南加州港口多个码头运营模式的复杂性,这种情况更难迅速解决。当然,除此以外,美国45%到50%的进口货物是通过洛杉矶和长滩港口运输的。”他补充说,海运码头的存储空间不足,码头的卡车排队也很长,而底盘也持续短缺。

与此同时,华盛顿州Jon Monroe Consulting咨询公司的Jon Monroe暗示,有证据表明,贸易的强劲势头可能会维持到2022年中国新年。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7)


市场空前强劲,对于那些正努力签订亚洲至美国新年度合同的托运人来说,是个坏消息。Jon Monroe表示:“今年的问题更多的是如何运输产品?’而不是‘成本是多少?’

目前集装箱在北美有40%的不平衡缺口。这意味着10个集装箱到达,只有4个返回,而6个留在了到达港口。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平均每月90万TEU,集装箱确实存在巨大的绝对不平衡。此外,根据咨询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的数据,目前的发货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第一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3%。

集装箱航运危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各个业务领域。例如,机械工程产品、电子产品和计算机设备等高价值商品的运输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对于其他类别的商品,尤其是亚洲的纺织业,运输成本的增加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果。出口商称,运费的大幅上涨已导致许多利润微薄的纺织厂倒闭。延误和集装箱短缺正在推高运价。在亚洲,交货延迟可达数周,迫使许多公司与买家谈判提高价格。
延伸阅读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8)


等到了舱位却等不到集装箱  “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

航运运价指数攀升、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原本是外贸形势一片大好的表征,但是,运价大幅波动、运能供需严重失衡实为“甜蜜背后的隐忧”,直接增加了外贸企业成本、扰乱了出口计划。

  稳定、有序、高效,是航运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国外疫情没有有效控制,海外部分港口滞港严重,集装箱空箱回流卡阻的情况下,只有采取“非常”举措才能化解难题。

  航运“牛市”到来,却布满“荆棘” 

  2020年初,疫情打乱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正常节奏,国际贸易“降温”,航运市场跌入低谷。但从2020年6月起,国际航线运价开始上升,美国、东南亚等地区航线运价全面上涨,且涨幅空前。进入2021年,运价上涨幅度收窄,但仍然处于高位。

  一些货代企业反映,美国航线运价上涨4倍左右,欧洲航线上涨3倍不到,红海、亚丁等个别航线甚至上涨10倍。

  运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外订单转移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中国,加上国外“宅经济”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旺盛,外贸出货量猛增,客观上增加了运输需求;二是国外港口停工减产,作业效率大幅下降,大量船舶在锚地等待泊位,消耗了宝贵的运力资源,也导致大量空集装箱滞留国外,国内严重“缺箱”。

  运价上涨给外贸企业带来直接的成本压力,一些外贸企业迫于出运的周期延长和价格上调,不敢接长期订单。出货不及时还会面临违约风险。外贸市场“出口热”,但出运的道路布满“荆棘”。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认为,当前运价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运价高是全球性现象。疫情暴发以来,以运力和集装箱为主的航运资源紧张是全球性的,资源供给相对于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整体性不足。比如,对于远东欧洲航线,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出口市场运价也大幅上涨,有的甚至超过了国内市场运价的涨幅。

  据国内外多家航运企业,航运“牛市”十年未遇,为了抢抓这一机遇,航运公司全面投放运力,并采取非常规措施,如租用多用途船运输集装箱货物等,设法缓解运力短缺问题。目前全球集装箱运力总规模已比疫情前增长了3%,闲置运力已从2020年5月疫情初期的11.6%下降至2020年12月的1%,而这1%的闲置运力基本都是在修的船舶。可以说,可营运的船舶已全部投入营运。

  2021年1月,全球集装箱市场总体投入运力为2336.3万标准箱,运力规模已回到2020年1月全球疫情前的水平。截至2021年2月26日,全球集装箱市场运力近2400万标准箱,同比增加了3%,比疫情前运力增加约70万标准箱。


  中远海运进入全球班轮公司第一梯队,全球运力排名第三,但也并非一家独大。以欧洲市场为例,中远海运的市场份额仅有12%左右。中远海运集团介绍,目前投入市场的集装箱运力为307万标准箱,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自去年5月底以来,公司共计增加了40艘船舶,运力提升了近20万标准箱,增幅达到7%。

  张守国认为,尽管运力已经全面投放,但运价回落将有一个过程,具体时点取决于疫情防控形势、经贸形势以及物流运输体系各环节因素。

  航运物流始终需要千方百计稳外贸、保畅通。针对国内外贸企业出口难的问题,中远海运推出太平洋航线中小客户服务专线,提供保舱保柜的运输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切实解决沟通难、舱位难、提货难等问题。借助技术手段也能够提高出货效率。中远海运充分依托区块链技术,打造航运和贸易单证新平台,实现了流程优化再造,实现服务“无接触”“无纸化”,全力简化流程,缩短货物放行时间。2021年,中远海运推出全球客户服务提升行动,全力解决包括中国外贸企业在内的全球客户所面临的物流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

  一场“箱思病”,刺痛航运产业链 

  航运运能包括船舶和集装箱,目前,各大航运公司已经大力投放运力,市场不但“缺船”,更严重“缺箱”,一场“箱思病”困扰着航运业。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9)


  由于海外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欧美澳新等目的港不断有从业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使得港口、仓库、堆场、内陆运输等各个环节操作效率降低,码头拥堵,船舶、集卡、仓储等物流周转效率大幅下降。

  在东南亚、欧洲及澳洲地区,马来西亚巴生港、英国费力克斯托港、澳大利亚墨尔本港、新西兰奥克兰港的等待靠泊时间达到1周以上。英国费力克斯托港的作业效率由之前每小时装卸约120个自然箱,下降到约80个自然箱。

  码头拥堵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船舶利用率降低,集装箱周转效率降低。目前市场的单船周转次数已从2019年的170次下降至121次,欧美主要市场集装箱周转效率比疫情前大幅下降20%以上,国外一些重要港口的空箱堆存量是正常水平的3倍。

  在此情况下,空箱无法及时调回,一时间导致国内用箱骤然紧张,推动运价在短期内快速上涨,并出现“一箱难求”的紧张局面。

  除了流转出现障碍,突然暴涨的集装箱需求让生产企业也始料未及。

  2020年上半年集装箱需求低迷,集装箱制造企业进入低谷,部分工厂面临停产。订单从7月份开始陆续增加,造箱企业从8月开始大幅提升产量,集装箱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情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追上需求的增长仍需时间。

  同时,集装箱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不足是另一“瓶颈”问题。受造箱市场供需关系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空集装箱价格从2020年初的2000美元/TEU攀升至2021年初的3500美元/TEU。


  原材料供应及人手不足,导致集装箱到货时间无法保证,进一步加剧了航运运价上涨。

  目前,集装箱生产拧紧发条,上海寰宇等集装箱企业增加生产工时,同时通过新增设备、改进工艺、提升产能,加大力度做好了配套的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不断挖掘潜能,工厂单天生产效率提高了60%以上。

  “千里运空箱”解“近渴”,多式联运促“分流” 

  稳外贸、保畅通,问题的关键在于集装箱。为了缓解空箱紧张的问题,上海、宁波等沿海港口与中远海运等航运企业开启了“千里运空箱”的“非常”举措。

  近日,“中远海运恒星”轮装载13469个空集装箱靠泊宁波,实现“千里运空箱”。尽管转运空箱成本甚至高于生产新集装箱,但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解“缺箱”燃眉之急。

  航运企业运空箱实为不惜成本“非常”手段。补充运力供应、加车高速航行,不惜油耗成本,以弥补货物码头拥堵耽误的时间,为的就是力保物流通畅。

国内主要港口也积极推动集装箱流转。上海港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再次突破400万标准箱,其中空箱回流数量环比增长18.9%。同月,宁波进口外贸空箱约73万标准箱,较2020年第四季度月均水平净增约16万标准箱,增长28%。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说,上海港主动与国内外各大船公司沟通,出台费率优惠等措施,请他们从海外尽量多调运空箱回港。

  与此同时,向管理要效率,港口创新管理提高集装箱流转效率。目前,上海港推出“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加速全国和世界各地集装箱流转。上海港各项集装箱业务都已实现24小时无间断网上办理,进口集装箱卸船后,口岸手续齐全的进口货物可一小时内完成码头提离。

  “计划在洋山岛建设空箱专用堆场,并成立上海港空箱调运中心,预计一期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杨焱滨说,空箱调运中心将提供更大的空箱堆存基地,满足上海本地和周边港口的用箱需求。


集装箱运费疫情以来首次明显下降?(图10)


  集装箱调集解的是“近渴”,畅通物流通道,还需要多式联运,对出口货物进行分流。

  发挥综合交通优势,中远海运通过“陆改水”“陆改铁”“铁改水”“空改水”等,打通供应链断点堵点,连通上下游产业,全力以赴保障全球供应链畅通。

  市场变化瞬息万变,这一轮航运市场波动让外贸企业看到,通过合同条款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张守国建议,中国外贸企业在签订贸易合同时,要增加对运输权的掌控力,在贸易合同中争取进口离岸价(FOB)、出口到岸价(CIF)条款,从而提升海外直达终端客户的物流配送服务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货主企业要与船公司签订长期运输服务协议,以平抑市场波动风险,避免即期市场的运价暴涨,更好地做好货主企业外贸运输物流的统筹安排。

资料来源:新华每日电讯、浙江贸促、海运网、进出口经理人
编辑:Hanson   媒体合作:010-88379140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